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主办

研究基地
让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与城市更新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新华社发井冈山“胜利的号角”雕塑 新华社发  【热点观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更新也在不断加速。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红色革命遗址(文物)保护与城市更新改造结合起来,如何让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与城市更新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以首都北京为例,该市2021年和2022年共公布两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88处、可移动革命文物2646件/套,这些都是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虽然北京在城市更新中不断创新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方式,但也存在着传播样态简单、内

2023.02.02
关于征集2023年北京社科基金决策咨询项目研究选题的通知

各社科研究基地依托单位:  为做好2023年北京社科基金决策咨询项目课题指南编制及申报立项工作,更好地汇聚广大社科专家学者智慧,积极服务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现面向各社科研究基地公开征集2023年度北京社科基金决策咨询项目研究选题。 1.基本要求:重点围绕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以及即将召开的北京市“两会”精神,准确把握2023年首都发展的总要求和重点任务,结合研究基地自身研究领域,提出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研究选题。选题要坚持正确

2023.01.05
2023年度北京学研究基地开放课题申报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充分发挥首都文化智库作用,进一步集中力量培育更多高层次科研项目,取得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促进北京学高精尖学科建设,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现启动2023年度北京学研究基地开放课题立项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请条件和成果要求申请人条件、成果要求、经费资助等依据《北京学研究基地开放课题管理办法(2023版)》(附件1)。二、选题重点方向指南选题设计需要符合北京学研究基地的重点研究方向,即北京

2023.01.05
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让红色基因代代传

革命文物是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以无声的形式向人民群众讲述着“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据国家文物局数据,目前,全国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如何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信心百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

2022.07.27
充分利用短视频传播北京红色文化

北京红色资源丰富,大多分布在环境优美、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场所。截至2021年,北京有166家市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5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居全国之首。同时,北京具有人口规模庞大、文化娱乐消费需求较多、文化产业密布、精英人才集聚等特点。近年来,已经初步形成颇具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产业、红色智库、红色社区等红色文化发展路径,这为红色短视频的深入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2.06.07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航空数字经济研究基地开放项目申请通知

“航空数字经济研究基地”是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北京市教委于2021年依托北京理工大学建立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基地瞄准新时代数字经济发展国家战略,面向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和北京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以“数字赋能、智慧航空、创新发展、服务首都”为宗旨,围绕数字空港、数字航司、数字空管建设,开展智慧航空、航空产业数字化、航空数字经济治理、航空数字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引领航空数字经济理论发展,为北京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支持。现启动2022年度研究基地开放项目申报工作,就有

2022.04.19
北京中轴线与中华文脉传承

北京中轴线,是我国古老都城规划设计思想在北京实践的“无比杰作”。它无疑是变化的,但又“万变不离其宗”,传承是其最基本的特性。这不仅仅表现在尽管风云变幻,政权更迭,21世纪的今天它仍然保持着相对完整的样貌和形态,更表现在它传承着中华文脉,其中最突出的是“居中立国”的历史传统和“贵中尚和”的价值理念。“择中立国”传统的延续  中国的都城史始于何时现无定论,但都城作为政治中心之于政权的重要性,很早就得到认知。历代执政者都十分重视都城的选择和建设,并形成“择中立国”的文化传统。择中立国是西周初年周公在汲取前代经验

2022.03.03
在城市更新中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利用城市老建筑改建的书店位于北京西二环内的明城墙一隅台儿庄古城   【热点观察】   一位城市学家曾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在城市发展史上,不同时代累积下来的牌坊、院落、街道、老民居等文化遗产构成了城市文明的基本形态。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活着的传统,更是代表城市独特性的历史文脉。以首都北京为例,全市现有7项世界文化遗产、3840处不可移动文物、43片历史文化街区、500余处历史建筑(群)、200余项国家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北京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北京才有了自己独特的古都

202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