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苦难走向辉煌,历经百年风雨而依然风华正茂,正是因为党内始终有一批胸怀崇高理想、充满奋斗精神的青年,这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障和力量源泉。新的赶考路上,也必须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传承百年薪火,赓续红色血脉,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要大力培养造就青年人才。建党百年来,一代代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将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与时代同向同行,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我们党致力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崇高理想、过硬本领,能够担当民族复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历来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有利于我们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充分体现了百年大党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在总结历史经验中揭示历史规律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规律的揭示有赖于历史经验的总结。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对党的历史进行总结,形成历史决议,能够发挥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出了发展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完善中央媒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深刻总结我们党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坚持”。首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并要求“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为我们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指明了方向路径。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担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加强高校的思政课建设,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体系,提升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效,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一,强化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引领。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宝贵的历史经验,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其中,“坚持自我革命”这条历史经验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进程中,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自我革命,不断应对好自身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
大学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使命任务。新时代的青年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既要靠青年自身的努力奋斗,更要靠大学久久为功的教育培养。新时代高校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加强顶层设计,找准着力点,走好关键棋,善于教育和引导青年学子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上好思想政治课大学所有的课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办好思政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通知指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切实维护、保障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机会。这种破除“第一学历”偏好的做法值得称赞。在现实生活中,看重“第一学历”的现象很多。一些高校研究生招生过程中重视“第一学历”,在一些单位人才招聘的过程中,本科出身于“双一流”“985”或“211”的学生,大概率会比来自普通高校的学生更容易获青睐;用人单位这种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学历要求的做法,以及不断提高的学历门槛,导致“第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强调“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并再次提出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这是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庄重宣告百年大党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与信心。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立业、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史诗,也是一部保卫江山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