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主办

理论成果
“饭圈”无序生长,如何依法纠偏

“饭圈”是粉丝们为追求共同喜爱的人或事物而自发组成的群体。“饭圈”对现实社会也曾产生过积极影响:“饭圈”在公益活动中的众筹捐赠既能帮助困难群体,又能传递正能量;“饭圈”理性的创作应援行为也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但随着“饭圈”的无序生长,诸多乱象产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为夯实思想根基、加强舆论引导,需及时完善优化相关法律,依法矫治“饭圈”乱象,加强“饭圈”治理效能。1.控评操纵舆论空间,法律监管存盲区“饭圈”乱象之一是言论控评,它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粉丝滥用举报机制。一些粉丝将普通网民的正常评论归为恶

2021.10.20
构建人才创新生态系统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些都为我们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积极构建人才创新生态系统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同时,人才也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

2021.10.20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这个重大政治原则

今年是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五周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五年来,国有企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这个重大政治原则,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为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完善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制度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

2021.10.1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与启示

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深刻启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的伟大成果“民亦劳

2021.10.19
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文化强国建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对“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仅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根本思想保障,而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整体上看,意识形态是反映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经济政治利益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其政治结构、价值标准和制度规范的理论基础,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作为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是维系特定社会的基本思想理论和主流价值观念,相对于社会信息的纷繁复

2021.10.19
引领青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引领新时代中国青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具有重要意义。人无精神不立。志气、骨气、底气,既是一个人情怀操守、品行特质的集中展现,也是其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直观反映。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就能够葆有“高筑神州风雨楼”的人生境界、富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无畏气概、拥有“直挂

2021.10.19
做好促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 的“财政文章”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市、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601亿元。实践证明,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特别是中央和各级财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保障。在阔步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

2021.10.19
中国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澎湃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凝聚力、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集中体现,并且用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方式深刻影响着这个世界。一直以来,中国始终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勠力同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然而,我们也不能回避一些地区的贫富分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更不能无视一些国家奉行的强权政治、丛林法则、贸易壁垒。这些不和谐因素不仅加剧了全球局势的动荡不安,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的重大障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意味着中国文化必将以一种更加强健且丰满的姿态,参与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202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