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主办

理论成果
北京冬奥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生动诠释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北京冬奥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和党的伟大精神传统在新时代的新发扬,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冬奥筹办举办7年艰辛历程中的践行和彰显,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生动诠释。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

2022.05.09
数字赋能红色文化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广大青年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高校要注重发挥数字赋能作用。强化顶层设计。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

2022.05.09
深刻认识和大力发扬北京冬奥精神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彰显,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7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各省区市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北京携手张家口作为主办城市尽锐出战、全力投入,共创出一场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

2022.05.09
让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好释放内需潜力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需要资源投入更集约、内部空间更合理、城市管理更善治、城市品质更提升、经济增长更持续、生态环境更绿色、城市体系更优化、城乡发展更融合。树立资源安全理念,促进资源投入集约利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能源和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更加重视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全面推动重点领域低碳循环发展,用最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深化全周期管理流

2022.05.09
“云剧场”如何成为常态化的艺术陪伴

两年多来,反复来袭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演艺行业带来很大冲击。演出场所限流、关闭,演出暂停、取消,经常让行业从业者猝不及防。因为演出大大减少,不少基层文艺院团演职员收入大幅下降,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创作。压力之下,行业主体纷纷纾困自救,其中在线上开辟“第二剧场”进行“云演出”成为主要选择。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开辟“第二剧场”的演艺机构越来越多,参加“云演出”的演员也越来越多。从线下到线上,不仅仅是演出空间的转换,更是艺术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创作要素的重新组合。此外,线上演出如何转化为具体票房,版权如何保护,这些

2022.05.09
涵养廉洁文化 建设廉洁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布局之中。正心修身、涵养文化,才能守住为政之本。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以文化人、以文润德、以文养廉的浓厚氛围,从而促进廉洁政治建设。廉洁文化是建设廉洁政治的重要支撑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将廉洁政治视为自身的价值追求。早在1947年10月,我们党就提

2022.05.09
加快冬奥志愿成果转化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奥运遗产”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重要讲话中的关键词之一。在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做好奥运遗产的继承和转化,也是衡量一届奥运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志愿服务是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志愿者是奥运会主办城市的亮丽名片。因此,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遗产的转化利用就成为赛后冬奥事业可持续发展必然关注的重要议题。  冬奥志愿服务成效明显,得到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赞誉。2020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面向全球招募,报名人数超过百万,最终录取1.8万,35岁以下青年占到94%。在严格筛选和扎实培

2022.04.26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实现共同富裕

当前,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但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等问题仍然存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科技创新是财富创造的源泉,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驱动力,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首要保证。  扎实走好自主创新之路,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关键问题。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导向与趋势,加快融入和服务新发展

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