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针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明确指出“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是未来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党的二十大报告及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提出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这些都为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遵循。“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与“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有利于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同样,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吸引和配置全球资源要素,培育国际竞争新
复兴航程波澜壮阔,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到今天,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奋斗者,引用古语“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保持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用团结奋斗创造新的更大奇迹,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精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基础研究是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基本抓手,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应对风险和挑战、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制胜法宝,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客观要求。 据统计,2012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为499亿元,2022年的这一数字为1951亿元,年均增长近15%;基础研究研发经费占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格局深刻演变,科技创新范式正在从1.0时代向3.0时代演进。如果说创新1.0强调企业内部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创新2.0强调产学研协同且注重创新体系构建,那么强调遵循生物学规律,注重开放创新生态建设则是创新3.0的显著特征。新一轮国际创新实践证实着建设开放创新生态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开放创新生态既包含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各类创新主体相互联系的创新组合,以及这些创新主体或创新组合与政策、制度和服务平台等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互惠互利合作的体制机制,更包含完善的全球创新治理体系。
近年来,学部制改革成为高校内部治理改革的热点。我国高校一般有校院系三级单位、实施校院二级管理。学部制改革即在高校现有的校院二级管理之间增加学部一级的组织建构,目的是力求实现资源整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并提高科研质量水平,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探索如何以高质量发展适应并引领知识创新、人才培养新趋势,满足服务国家战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1999年北京大学率先在国内展开学部制改革,在学院基础上成立了学部。此后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众多高校相继实行了学部制改革。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积极谋划、接续奋斗,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冬奥场馆是宝贵的文体旅游资源,如何充分挖掘、传承这份丰厚遗产,实现可持续利用,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课题。适逢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冰雪“冷资源”正撬动着高质量发展的“热经济”。如何持久释放北京冬奥会遗产效益,使其成为推动文体、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北京市委党校课题组围绕冬奥遗产利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冬奥遗产实现最大化利用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首钢滑
教育数字化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当下,我国正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不断推动教育数字转型与融合创新,加快构建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奋力谱写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数字化助推教育资源优质共享。当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字技术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得到充分释放,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