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主办

创新社会智库“1+2+3”党建工作模式
发布时间:2024-10-14    作者: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    来源: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
【字体:       】

编者按

近日,市委“两新”工委在全市组织开展2024年度社会组织党组织评选工作。经业务主管单位推荐、市级部门联审、实地走访调研、综合打分评定等流程,市社科联推荐的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党委、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党支部均获得奖励支持。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强化党建引领,助力党建特色品牌培育打造,我们特刊发两家社会组织党组织经验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党组织基本情况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简称GDCC)成立于2001年,是非营利性的跨学科、专业化、开放型新型智库。业务主管单位为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GDCC于2011、2016、2021年连续三次获得北京市社会组织评估等级5A级社会组织。201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近3年,通过北京市民政局民非企业机构年检合格。目前,形成“一基地、两平台、多中心”智库架构。“一基地”是指设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两平台”是指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科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多中心”是国际化发展智库、北京市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市支援合作研究基地。

GDCC的党建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04年12月,成立党支部,党员4名,组织关系隶属呼家楼街道工委;2009年11月,成立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组织关系转入朝阳区非公经济工委;2012年5月,经朝阳区委组织部批准成立党委,当时下设6个党支部(包括一个临时党支部)。2019年8月GDCC召开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修改章程增加党的建设有关内容,实现“党建入章”。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2023年经过换届,党委委员会由书记1人,副书记1人,纪检委员1人,组织委员1人,宣传委员1人,统战委员1人,群工委员1人,共7人组成,其中5人为院务委员会成员。目前,有5个支部,自管党员39名(包括预备党员1名)。

二、党建工作创新项目情况

(一)背景与目的

作为一个社会智库,GDCC坚持独立性、保证政治性,坚持社会性、保证公益性,坚持开放性、保证创新性,坚持前瞻性、保证先进性,是其必然选择。为此,自建院以来,GDCC始终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党建工作作为其抢占城市研究领域学术制高点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制高点的坚强保障。近年来,不断探索社会智库“1+2+3”党建工作模式,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内外中高级知识分子的知识、技能优势,深入开展各项智库研究与社会服务活动,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实践,真正做到诚信靠服务,自律靠制度,监督靠社会,保障靠党建。

(二)思路与举措

确立“1”个党建工作思路,逐步完善“党建统领”的工作机制。GDCC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确立党委在社会智库发展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坚持“党建联系业务、服务带动发展、党内联系党外”的工作原则。一是坚持党建联系业务。根据单位需要、党员欢迎、职工赞成的要求,按照“党建联系业务,支部建在部门”的工作原则建支部、划部门,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实现党建与业务目标同向、互促互进。二是坚持服务带动发展。以满足党员需求、群众诉求、发展要求为宗旨,按照“服务带动发展,活动温暖人心”的工作原则开展各项党建活动,让每一个党员感受到组织的存在、组织的温暖和组织的力量。三是坚持党内联系党外。探索党建社会化方式,按照“党内联系党外,党群共建共享”的工作原则,发挥城研院的智力资源优势,团结和联络党内外专家,提高服务决策、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能力。

建立“2”个组织运行支撑点,逐步形成“内外结合”的组织体系。GDCC针对流动党员多、党外专家多、外派机构多的特点,以党委为核心,以党支部为主阵地,以完善组织体系为突破口,建立党建指导委员会和联合党支部,对内统一工作部署,对外统筹发展资源,不断拓展党组织作用空间,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一是成立党建指导委员会。早在2012年6月,就成立了中共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委员会党建指导委员会,聘请5名党建领域的专家和领导担任党建指导委员会顾问。近年来,在具体工作中逐步建立健全党建顾问咨询工作机制,通过专家指导提升社会组织党建创新能力。二是建立联合党支部。适应社会组织“开放性”特征,GDCC打破组织关系隶属和流动党员身份限制等,与朝阳区委区政府研究室党支部、西城区委改革办党支部、北京市智库领域社会服务机构第一联合党委、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党支部等不同类型的党组织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体制、跨领域的结对子活动,发挥联合党组织交流互动、资源互补、信息共享、协同发展的作用,使党建工作真正融入大局、融合发展、聚合力量。

创新“3”个党建常态化工作抓手,树立“智库特色”党建工作品牌。一是突出政治性,打造政治思想教育品牌。GDCC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重点,一手抓学习,一手抓转化,针对全体党员和单位员工实施政治引导,开展政治培训,强化政治素质。一方面,组织全体党员和单位员工收看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现场直播,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并组织学习讨论,撰写学习心得。另一方面,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焕发的澎湃热情转化为强化智库研究服务工作的强大动力,围绕“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写续篇、谱新篇、展鸿篇”等主题,全方位研究和梳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采取的战略举措,为决策研究提供基础支撑。二是突出规范性,打造组织规范建设品牌。在“主管部门领导、业务部门引导、属地部门指导”合力推动下,持续加强组织规范性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在主管部门社工委的领导下,结合社会组织评估工作,把党建规范化建设各项指标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在业务主管部门社科联的引导下,把党建与业务紧密结合,以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来提升业务工作水平。在属地区工商联综合党委指导下,牢牢抓住党支部这个重点,抓好制度建设这个关键,要求各支部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党建工作,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基本制度,建立健全并落实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学员、谈心谈话、主题党日等制度。三是突出公益性,打造党员公益服务品牌。公益性是社会组织的本质属性,也是GDCC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组织党员从身边做起,联系属地街道社区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志愿者,和他们一对一结对子,每年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同时,响应上级号召参与一系列重大公益活动,比如,参与脱贫攻坚、防疫服务、七一党员捐款等。另一方面,在捐钱捐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智库优势,围绕国家的一些重大任务、决策急需的重大课题开展自主性、公益性课题研究。比如,GDCC在2016—2018年连续3年和北京市政协共同开展北京长城文化带调研的基础上,在2021年组织开展《北京的长城》(中英法文)研编出版工作,纳入北京冬奥会外宣项目,在冬奥期间这个成果送进了北京奥运村、2022北京新闻中心、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和各赛区媒体接待站。在二十大召开期间《北京的长城》纳入党的二十大外宣展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成效与发展

一是党建工作规范有效,促进了提质增效。经过多年探索,GDCC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基本模式,在指导GDCC加强和规范内部治理,推动智库做优做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党建工作严把方向,强化了风险防范。把党建工作贯穿到年检评估、日常监管、等级评估等全过程,把好政治方向,防范各类风险,确保“党管智库”,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决策急需的研究工作发挥智库作用。

三是党建工作守正创新,激发了发展活力。自2004年成立党组织以来,GDCC的基层党建创新就一直在路上,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探索出了一系列党建创新品牌,为智库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支撑。

志强007.jpg

志强006.jpg

志强005.jpg

(供稿:学会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