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由市委宣传部、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日报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首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22”在市社科联成功举办,论坛主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市社科联主席牛青山,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际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张淼主持论坛开幕式。
“首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22”在市社科联举办
牛青山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要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个领域,都提出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首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身处这一伟大时代,感悟这一伟大思想,要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核心要义,切实增进学理认同,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努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断深化研究阐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市社科联主席牛青山致辞
康震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党确定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思想地位是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荣前景的理论之思、现实之需、实践之解。“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实现伟大变革的关键所在,是新征程上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准确把握其精髓要义。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震致辞
张际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今年以来首都社科理论界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扎实开展的各项工作。他表示,今年以来,首都社会科学理论界把深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阐释、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营造良好理论氛围作为工作重之中重,进一步加强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和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宣传阐释不断走深走实,高质量成果不断涌现,彰显了首都理论高地的政治担当。他希望大家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性开放性,继续把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际致辞
论坛主题发言阶段,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黄文艺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黄泰岩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郇庆治教授、外交学院外交学系张历历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主任杨雪冬教授分别从哲学、法治、生态文明、经济、外交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等角度深入研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深刻诠释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魅力和实践伟力。主题发言阶段由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润枝教授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润枝主持论坛主题发言
韩震在发言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有与这个时代相适应、总结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反映这个时代特定精神面貌的哲学理论形态。构建新时代中国哲学体系应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一基本立足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智慧,吸收国外优秀的哲学资源,构建一个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体系不仅成为反映当代中国的哲学,更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韩震发言
黄文艺在发言中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大交替之际,顺应中国和世界法治发展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选择法治、走何种法治现代化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怎么样建设法治等时代之问,也深刻回答了世界法治怎么了、世界法治向何处去等世界之问。他建议,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所提出的法治范畴体系为起点,按照从为什么到是什么、从路线图到施工图、从认识论到方法论、从内在方面到外在方面、从中国到世界等思维逻辑,构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其理论板块。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黄文艺发言
黄泰岩在线上发言中指出,习近平经济思想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借鉴世界上一切经济学的文明成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需要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它创新性地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拓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提出了通过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性解决方案,指明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更为全面的理论指导。
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教授黄泰岩线上发言
郇庆治在发言中系统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体系研究的一般性分析框架。他提出,要主动引入并构建起一个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重维度组成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阐释与传播体系,既着力推进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性逻辑化理论阐释,也注重更好地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到中国环境人文社科学科体系中,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发言
张历历在发言中指出,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为指南。习近平外交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先进性、普遍指导性、强烈实践性和创新革命性,对世界各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实践问题具有指导价值,为解决全球治理难题提供了行动指南,彰显了中国外交的独特风范。
外交学院外交学系教授张历历发言
杨雪冬在发言中指出,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功解决了同时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这个现代化难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激发人民的能动性,走出了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现代化道路。他表示,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现代化,是人民共享治理成果的现代化,也是不断赢得民心的现代化。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主任、长聘教授杨雪冬发言
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代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师生60余人参加论坛。
(供稿:理论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