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主办

社科动态
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迎“七一”党建活动暨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2025年6月17日下午,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迎“七一”党建活动暨文献资料处、第三研究处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刘岳,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姚茂文,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一级巡视员韩久根及部分学会理事等一行16人参加活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副院长、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耿化敏,学院副教授李坤睿,校史馆副馆长、学院副教授李海涛参加座谈及相关活动。耿化敏介绍了学院党史学科建设情况。刘岳介绍了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相关情况及组织本次活动的目的,并希望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充分发挥资源人才优势,为北京市党史工作开展做出更大贡献。姚茂文、韩久根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作为中共党史研究的重镇,一直以来与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联系紧密,期待未来双方深化合作,为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会后,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一行在耿化敏副院长陪同下参观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的作风建设展、中国传统家书展。

2025.06.20
社科研究助力京西转型

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动京西地区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以有组织科研有力有效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北京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转化应用,2025年6月10日,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国园林文化与实践研究院、中国旅游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赴京西地区开展实地调研,并召开“社科研究服务‘两园一河’联动发展 促进京西地区转型升级”专题座谈会。京西地区相关单位负责人,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市社科规划办副主任高祥阳,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相关部室人员共同参与调研。调研组深入丰台区园博园、门头沟区永定河三家店引水枢纽及石景山区首钢园,考察了园区运营、生态治理、工业遗存活化、文化带建设等重点工作。座谈会上,丰台文旅集团、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分别介绍了园博园建设运营、永定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首钢园转型发展情况,就赋能京西地区转型升级的具体实践展开交流。与会专家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围绕调研成果深度转化应用建言献策。中国人民大学张可云教授强调要站在全市的高度看待和理解“两园一河”联动发展,进一步找准定位,合

2025.06.13
凝心聚力谋发展 携手迈上新征程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以及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以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切实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促进社科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2025年将组织五场有关社科类社会组织的交流互鉴活动。活动由市社科联主办,市社科联业务主管的社会组织承办,旨在通过党建引领社会组织规范运行,增强社会组织相互之间互学互促,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6月6日上午,市社科联主办、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承办的社会组织交流互鉴专场活动在北京国谊宾馆举行,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等14家社会组织代表听取了“党性修养与君子成人之道”的主旨报告,并就民非组织规范化管理与党建融合情况、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一级巡视员荣大力和学会管理部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业务主管的民非组织,汇集了首都哲学社会科学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多年来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固本培元,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聚

2025.06.10
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年5月29日下午,首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召开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10余所高校以及首都企业界等单位的180余位会员参加了本次大会,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一级巡视员荣大力同志出席会议。荣大力代表市社科联党组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研究会近年来围绕首都企业改革发展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组织专业培训、提供咨询服务、促进学术交流,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企业转型提供有力指导,也为企业间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在促进企业管理者素质提升、推动企业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新一届理事会赓续以往的办会优良传统,坚持党建引领,切实把好政治方向,注重理论创新,积极主动建言献策,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工作效能,为繁荣发展首都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七届理事会理事81人、监事3人。新一届一次理事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教授当选会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徐炜教授当选常务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李曦辉教授当

2025.05.30
市社科联主席牛青山一行赴北京城市学院调研

2025年5月23日,北京市社科联主席牛青山一行到北京城市学院调研,深入了解学院科研管理工作和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研究基地建设工作情况。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郭广生、副校长胡丽琴、新时代社会工作发展研究院院长宋贵伦等参加座谈并汇报工作,北京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一级巡视员荣大力及规划项目部、智库工作部有关同志陪同调研。刘林校长介绍了学校发展历史。北京城市学院创建于1984年,是新中国第一所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和全国首批民办本科院校、研究生培养单位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科研、人才培养均走在全国民办高校前列。学校秉持“为民办学、靠民办学”的理念,重视实用性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培养了大批城市发展亟需的优秀应用型人才。郭广生主任结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介绍了学校未来发展目标;胡丽琴副校长汇报了科研管理和基地建设中的举措与成效;宋贵伦院长介绍了新时代社会工作发展研究院建设思路与现状。荣大力同志表示,北京城市学院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希望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提升科研水平。一要积极从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体系的视角,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

2025.05.28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促进青年人才成长

为更好推进北京社科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研究,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于4月至5月,陆续召开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等12场课题研讨会,鼓励青年学者积极交流、互学互鉴,提倡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弘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价值追求,推动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会上,课题承担人就各自课题研究进展、阶段成果产出、问题困难等逐一进行汇报,课题导师、同行专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商务印书馆等学术期刊和出版社编辑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明确了下一步研究方向和重点。与会专家认为,青年学者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清醒的理论自觉、科学的思维方法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坚持问题导向,以小切口做大文章,做有意义、有创新的学术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坚持崇尚精品、严谨治学的优良学风,避免粗制滥造、闭门造车、坐而论道等问题。坚持学术价值追求,立志做真学问、做大学问,成长为具有深厚学识修养学术带头人。文学、语言学专场(4月15日)法学专场(4月16日)教育学专场(4月17日)经济学专场(4月18日)

2025.05.16
两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荣获“北京市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日前,北京市委市政府举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模范集体表彰大会,首都社会安全研究基地和北京学研究基地(北京学研究所)荣获“北京市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北京市模范集体是市委市政府为北京市做出杰出贡献的集体授予的最高荣誉。两个研究基地均是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和市教委于2004年9月建立的首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首都社会安全研究基地依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和理论研究优势,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北京积极建言献策。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重大活动安全保障提供专家建议;连续7年开展平安北京建设第三方调查评估,编写出版“平安北京”蓝皮书,举办首都社会安全论坛;多次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公共安全知识讲座,普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常识,研究构建中小学校园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参与编制校园安全地方标准;围绕首都疫情防控、接诉即办、矛盾纠纷化解、城市应急等专题撰写高质量决策咨询报告,多篇报告获得相关部门采纳应用,为维护首都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北京学研究基地依托北京联合大学,充分发挥文理交叉综合研究优势,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领域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和转化应用成效,尤其是在

2025.05.15
202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学术论坛召开

2025年4月24日,由北京市社科联、天津市社科联、河北省社科联联合主办,天津科技大学承办202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学术论坛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关村管委会举行。论坛主题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十年:创新与飞跃”。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北京市社科规划办主任张才雄出席论坛,并主持主旨报告环节。京津冀三地社科联、三地发改委、滨海新区、天津科技大学领导及三地社科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会议。论坛期间,三地发改委相关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成果和经验举措。京津冀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从京津冀协同发展趋势路径、创新协同机制等不同角度,以扎实的学术积淀和敏锐的现实洞察,分享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提出了富有前瞻性、创新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基于“点—轴系统”理论对中国国土空间开发、城市体系规划建设、重大生产力布局、区域重大战略提出了区域重大战略下的中国区域发展布局优化路径;河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子彪提出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效应测度内涵指标与框架,搭建创新共同体建设优化路径;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南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