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提炼我们党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五个“必须统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其中第一个是“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这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所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化认识和切实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蹄疾步稳推动高质量发展。 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就要把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建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自觉上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从中国实际出发、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搞好经济建设的基础上进行艰辛探索和实践,逐步找到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条正确的道路。可以说,这条道路的探索、形成、拓展,始终是围绕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个核心问题进行的。这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认识客观规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历史过程,是一个没有做得最好、只有做得更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把握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方法论,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由不同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系统有机体,应坚持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新时代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做到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从景山上沿着北京中轴线向北眺望鼓楼。1.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推进各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工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科学把握军事、政治、文化、经济各个方面及其内部联系的系统化、条理化,全面分析不同战役之间、各个作战阶段之间、敌我双方活动之间的系统关系,形成了以统筹谋划、系统布局、协同配合等为特点的战略战术,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统筹协调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中国和外国之间等不同方面的重要关系,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系统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并提出正确处理两类矛盾的方法。改革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永无止境。 二十年前,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二十年来,工程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工作机制、巩固党的理论阵地、团结广大理论工作者,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研究,对于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工程坚持把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在经典著作编译、理论研究阐释、重大问题研究、学科和教材体系建设、壮大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新时代新征程提供了强大理论支撑。 高位谋划、引领推动,为这项基础工程、战略工程指明前进方向 2022年10月22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大礼堂灯光璀璨、气氛热烈,党的二十大在这里胜利闭
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全球文明对话,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习近平主席从“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高度对古典研究提出殷切希望,赋予古典学以新的使命与责任,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古典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古典学兴起于近代西方,是一门研究和整理古希腊罗马文献典籍、碑铭以及遗物的学问。其中涵盖的文献典籍,主要包括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5世纪的希腊文、拉丁文著作。语文学是古典学的基础,内含语法学、辞书学、笺注学和文献考辨学等。后来,古典学的内容又扩大至研究古希腊罗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表明,古典学已从“西方之独有”发展成为“文明世界之共有”。这一调整,看似简单,但意义重大。它既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也是对世界上其他文明的尊重。从世界史的角度看,古典学不应是一家,而是多家。这是由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所决定的。众所周知,世界各地进入文明社会的时间有先有后,相关文明所创的文字也极不一致。两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永无止境。 二十年前,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二十年来,工程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工作机制、巩固党的理论阵地、团结广大理论工作者,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研究,对于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工程坚持把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在经典著作编译、理论研究阐释、重大问题研究、学科和教材体系建设、壮大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新时代新征程提供了强大理论支撑。 高位谋划、引领推动,为这项基础工程、战略工程指明前进方向 2022年10月22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大礼堂灯光璀璨、气氛热烈,党的二十大在这里胜利闭
195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五四宪法”。70年来,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始终息息相关。宪法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推动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取得历史性成就,也为宪法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结合当代中国宪法制度和宪法实践,加强中国宪法理论研究,提炼标志性概念、原创性观点,加强中国宪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巩固中国宪法理论在我国法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宪法学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加强中国宪法理论研究,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中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关键是要构建中国自主的宪法学知识体系。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为科学指引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不仅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构建中国自主的法学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抓好第四季度经济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做好经济工作,需要科学研判经济形势,提出适应形势变化、引领发展走势的政策举措。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沉着应对,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只有坚持全面客观冷静,才能深入把握我国经济全貌和发展前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准确把握形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基本前提 全面客观冷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只有坚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经济形势,才能深入分析我国经济运行状况并真正把问题剖析清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路都是爬坡过坎走过来的。新时代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拼搏奋斗、勇毅前行,推动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
瞿林东 侯外庐先生是享誉中外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他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民族化(中国化),以社会史与思想史结合研究的治史路径,创立了思想史研究的中国学派——侯外庐学派。侯外庐先生的史学思想遗产对于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特别是建构中国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注意到了社会史与思想史的彼此联结” 侯外庐先生的治史宗旨是“研究中国历史总想把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中国化,也可以说把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民族化”,这在他1934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与老子》一书中,已有鲜明的反映。 侯外庐先生在第一章《绪论》中写道:“历来对于老子的认识,五花八门,极尽奇观。从前人的论断且不管,单就西洋学术输入中国之后而言,亦可以说是‘见仁见智’,着色眼镜之下没有真理了。”针对这一研究上的混乱,侯外庐先生明确地道出他撰写此书的目的:“根据老子时代背景的物质条件,以及其一贯的学说,断定老子的思想系统是‘原始村落公社’之理论化,所以这本小册子,委实在‘《老子》还诸老子’,想把一个中国古代思想家,从泥沟里掘发出来,以供‘老学’研究者的参考。”这部著作撰写、出版于侯外庐先生